9/07/2010

薛涌:美国的“小升初”

 
 

Sent to you by nothing via Google Reader:

 
 


   在美国,整个政治制度的基础就是选举。即使你日后不准备从政,竞选过程也能锤炼你的人际沟通能力、动员说服能力、组织能力、前瞻性等等。所以,一上中学,美国的学校就给孩子们提供了充分的机会在这方面发展。
 
  一眨眼的时间,女儿长到11岁,从小学毕业,暑假一过就上中学了。看看国内的新闻才知道,这叫"小升初"呀!
 
  据说,"小升初"让国内的孩子剥层皮。美国的"小升初"则没有考试,孩子们经过一番毕业庆典,大都高高兴兴地从小学毕业去过暑假了。但是,到了暑假的终了阶段,一些竞争性强的孩子就开始思索进入中学后的新挑战。
 
  八月的一天,全家还处于度假状态,女儿就开始和我们讨论她的中学生涯。
 
  对她来说,中学最大的挑战就是学生自治。自治是美国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原则。孩子一进中学,这些原则就全方位地实行。首先,每个班有两名"班干部"。这种"班干部"和中国学校里的班干部大异其趣,全要由同学选举产生,而非老师任命,并作为全校学生委员会的成员。学生委员会每周五开会,委员会的副主席必须出席。会上要讨论学生关心的各种重大问题,对学校提出相应的建议。同时,一些重大事务,比如外出实习参观、募捐等等活动,往往由学生委员会和校方举行联席会议投票决定。这两个"班干部"自然拥有投票权。
 
  到了高中,事情就更复杂。学生委员会有四大领袖:主席、副主席、秘书和财长。其中主席要竞选产生,并任命副主席和秘书,财长则要单独竞选产生。另外,学校有学生的报纸。大家可以竞争去报社当编辑,最高的会当主编。同时还有种种写作小组,给校报投稿。各种俱乐部,如戏剧协会、数学代表队、经济学俱乐部(今年正好全州进行比赛,辩论联储是否应该提高利率的问题),乃至艺术、环境、志愿者、棋类俱乐部和运动队,让人眼花缭乱。
 
  女儿最大的想法,就是自己是否要"竞选公职"。据"过来人"和她讲,哪怕是竞选个"班干部",竞争激烈时也会变得非常复杂,你不仅要争取同学的支持,还要赢得他们的家长,因为家长会影响孩子的投票行为。女儿小学刚刚转来时,曾受到全班女生的排斥。一来她是"外来人",二来大概是因为功课好,迅速成为"老师的宠物",让许多孩子嫉妒。在这种情况下,她必须一个一个地做工作、交朋友,把有敌意者变成中立者,把中立者变成朋友。到了学期结束,她发现自己虽然还不是个人气很盛的孩子,但是上课做项目时,大家还要选她为领袖。大概是她能把项目组织好,大家能够跟着拿高分。
 
  家长则另有考虑。那些"过来人"说,为了赢得家长,你最好能展示自己的募捐能力,比如许诺"我们通过募捐,可以在外出参观考察时在费用上给家长们提供20%折扣"。要知道,美国义务教育虽然免费,但额外的活动,如外出旅行参观、比赛等等,要么通过募捐,要么家长埋单。花钱的地方很多,家长对费用非常精打细算。我听了这些大喜过望,赶紧提醒女儿:"为了你们的'自然课堂',妈妈曾发起了募捐音乐会,一下子募集了900美元左右。你在音乐会上演奏了自己创造的曲子,可谓一举成名,已经有家长说以后你出光盘他们会买的了。你现在是个小名人,人家肯定相信你的募捐能力!"女儿一听也信心大增,真考虑要试一试了。
 
  在美国,整个政治制度的基础就是选举。竞选公职是事业成功的一个基本技巧。即使你日后不准备从政,竞选过程也能锤炼你的人际沟通能力、动员说服能力、组织能力、前瞻性等等。这些都是领袖才能的基本因素,无法从书本上学,也不可能在需要时临时抱佛脚地掌握。所以,一上中学,美国的学校就给孩子们提供了充分的机会在这方面发展。而孩子在这方面的表现,日后申请大学时经常比分数还重要。
 
  还必须指出的是,女儿从小学到中学,并非一下子就跳入竞选、自治的世界。以我的观察,女儿在幼儿园时,就用布娃娃玩儿过家家的游戏中演示选举过程。一二年级时利用课间休息和小伙伴已经组织过不知多少俱乐部。小学五年级转到新学校,她和另外一个朋友创办了"狼协会",发展出一套相当完整的组织结构,比如两个主席(她是其中之一)、四位核心成员(算是议会了)、财长,每个核心成员还有一名"影子"(大致相当于秘书),乃至一系列投票、否决的程序。这个小俱乐部经历了内斗和散伙危机,最终完好保存下来。这一切,都为女儿进入中学的自治时代作好了准备。
 
  作为家长,我自然积极参与女儿的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我不时地问她这样的问题:"领袖意味着什么?是权力,还是服务?"攫取权力是人类的天性,这在小学生中就体现得很清楚。但是女儿从孩子之间的各种冲突、合作中看到,那些总想着权力的人,最终往往被小伙伴们抛弃。权力的基础,还是你给大家提供的服务,让人们觉得跟从你符合他们的利益。另外,充当领袖,必须有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不停地产生思想来感召自己的同伴。这也是孩子们日后成功的关键因素。相比之下,中国的学校很少有这方面的训练。孩子们做题、考试可以非常出色,功课学得呱呱叫。但是,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的所学能派上什么用场。最近波士顿郊区有个为中国小留学生办的高中。美国老师在课上提问,学生们大眼瞪小眼,搞不清楚他们是否被容许说话。下一代的公民如果丧失了主动性,就会养成一切听上面指令的习惯,社会也就无创意可言。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访问 南都周刊官方网站www.NBweekly.com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comments评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