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2010

日军曾经为捍卫中国领土而血战

 
 

Sent to you by nothing via Google Reader:

 
 


作者:余以为 | 评论(2) | 标签:时事观点

有个朋友msn上跟我说:最近不宜去日本。

我愕然:日本人不宜来中国吧,你又不是省部级干部,你去日本怕啥?

朋友回个哈哈就没下文了。

九一八刚过,敏感词事件正酣,国内积极酝酿反日情绪。但凡中国人都知道这又是一场秀,等到谢幕还得一段时间,但不会对日本人动真格的,连扣押日本间谍船船船长的事情都不可能发生。

中日友谊不可动摇,不会因为一个敏感词事件就受到伤害。我讲一个没有得到正确认识的事件,诺门罕战役。

苏联是有德国皇帝扶植起来的政权,德国国家社会主义(纳粹)党又是苏联扶植起来的政党,双方都自称代表了最广大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都有真理部,都仇恨资产阶级和犹太人,又有苏德友好条约作保障,所以在1941年以前,斯大林对对西部边境的安全感远强于东部边境。

东部有个从未对俄国打过败仗的日本,有个人口和经济总量远大于苏联的中国。在苏联立足未稳之时,日中两国维和部队曾经深入西伯利亚,白俄军队大量逃亡中国,被张作霖收容,并经常骚扰苏联边境。虽然经过苏联间谍炸死了中国元首张作霖,伪装东北军人破坏南满铁路挑起九一八事变,策划西安事变胁迫蒋介石与日军开战,指使潜伏在冯玉祥旧部的苏联间谍射杀日本士兵挑起卢沟桥事变,引发中日全面战争,日本军队陷入中国泥沼无暇北顾。但是三十年代苏联军队大清洗之后,又有大批军人哗变逃入满洲,如果这些人当向导,带领日本关东军和满洲军队攻入西伯利亚,由于边境线漫长,而且绕大弯,各地区难以相互支援,势必造成战略被动。斯大林策划一个阴谋,再次让东方人打东方人。

蒙古原本是中国的一个省,1921年趁中国局势动荡,被苏联独立了出去,这比满洲独立早了十多年。满洲也是中国的一部分,满蒙之间的边界不像中苏之间有前代满清留下的条约可资援引,有很大的模糊性,而且两边的牧民连习惯的边界也不放在眼里,跨界放牧,走亲戚。以前越境都是零零散散的,不引人注意。这次,苏联人故意让蒙古牧民突然大规模越过习惯边界,让满洲边防军紧张。等满洲边防来驱赶蒙古牧民的时候,潜伏在牧民中的蒙古军人向满洲边防军开枪射击。冲突越搞越大,苏军暗中支持蒙古军人,满洲军队无力抵挡,日军遂赶来支援,这便给了苏军公开介入的借口。

赶来增援的日本两个师团以为只是个地区冲突,开战前信心十足,开战后苏军五百多辆中中型坦克冲锋的阵势,让日军彻底傻眼了,败得一塌糊涂。南方还在跟中国军队打仗,只好乖乖地签下了和约,1941年还签下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这些大家都知道,不知道的是该条约竟然适用于中国境内,于是老蒋的苦日子到了。

为何诺门罕战役胜利之后,苏联见好就收?

参加诺门罕战役的日军最高指挥官只是个中将,苏联的前线指挥却是上将朱可夫,总指挥是国防部长伏罗希洛夫。在伏罗希洛夫调度下,苏军精锐部队能调的尽力调往远东。巴甫洛夫大将带了三个新型坦克旅,与已在当地的两个坦克旅组成了临时坦克部队;沃罗诺夫大将带了三个远程重炮团,其火炮射程为三十公里;鲍尔吉金少将带了三个新型战斗机大队;增调来的步兵是第八十二师和第五十七师。诺门罕地区苏军组成了第一集团军,朱可夫任司令员。朱可夫还从乔巴山手中接管了全部蒙古军队的指挥权。伏罗希洛夫承诺,朱可夫指挥的部队可以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显然苏联是倾举国之力干这一仗的。时间一拖久,就可能露馅了。苏联虽然以侵犯边界挑起事端,但是其战略目的不在于替蒙古国开拓边界,而在于对日本形成战略威慑。这个目的显然达到了。

这场战役虽然日军战败了,但是日军的主观动机是为了捍卫满洲国领土完整。现在满洲国领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继承,所以日军也是为中国领土完整而战。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中文历史书中如何褒扬在诺门罕战役中站在蒙古国一边的苏联军队的丰功伟绩。我很怀疑我的历史教科书都是汉奸们编撰的。在苏联的支持下,蒙古国比满洲国更早独立出去,至今尚未统一。我衷心祝愿中蒙两国人民友谊长存,也乐见中蒙能够再次统一,但是现在毕竟还是两个国家嘛。瓜分中国的苏联都已经亡国了,又不会伤害苏联人民感情,我们还怕它作甚?

余以为的最新更新:
  • 道德事关言论自由 / 2010-09-20 14:58 / 评论数(1)
  • 深圳地铁挑逗民意取乐 / 2010-09-18 11:54 / 评论数(5)
  • 先撤销计生委再来研究延迟退休吧 / 2010-09-17 12:06 / 评论数(11)
  • 死后捐赠虚伪兼害人 / 2010-09-16 11:33 / 评论数(7)
  • 诸教经典一起烧,给亡魂信仰自由 / 2010-09-13 17:37 / 评论数(7)

  •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comments评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