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 to you by nothing via Google Reader:
甘肃文县截留8000多万地震重建基金
耗巨资打造亮化工程
作者: 王茜 2011-01-13 12:28:33 来源:infzm.com
国家划拨给甘肃文县的中央重建基金中,有8000多万产业援助基金至今没有发放,被当地政府变为借款,部分灾民至今住在救灾帐篷里,当地政府却耗巨资搞亮化工程。
援建房出现质量问题 产业重建基金变借款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甘肃文县是5・12地震重灾区,地震中倒塌房屋和无法再居住的危房占了总户数78%,受灾严重的碧口镇和中庙乡居民房屋几乎全部倒塌。地震后,国家为甘肃划拨了重建基金256亿元,均已划拨到位。
但是,在文县尚德镇任家坝村上任家坝社,城关镇元茨头村清水坪社和中庙乡中坪村等援建点,房屋墙体和地面出现裂缝现象普遍存在,部分房屋室内没有设计厨房,村民冬天只能在室外做饭。村民多次要求鉴定无果。
援建房数量也不够,导致部分居民至今依然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长期居住在帐篷里,很多人患了严重的风湿病。"一位当地村民说。
文县县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解释说,部分灾民房屋质量有问题确实存在,县里已经协调相关施工单位对居民做了补偿。但任家坝村多位村民反映,补偿协议书已经在2010年3月与施工方签订,但至今未得到补偿款。
甘肃文县多处援建房质量堪忧 (经济参考报/图)
此外,震后文县产业重建共计22项,中央重建基金8148万元,已经分别在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分三年拨付到位。
但上述报道称,当地有45家工业企业和水电企业均未得到中央重建基金。部分企业表示前不久政府下发文件要把该项基金变为借款,因没有抵押物,企业只能无限期等待。
"仅产业重建这块中央基金就达8000多万,加上农业、旅游和灾民各类补偿款,文县政府至少截留1亿元左右中央重建基金。"一位当地政府未具姓名官员称。
耗巨资打造亮化工程
2010年12月15日拍摄的文县夜景 (肖先生/图)
一方面,灾民援建房质量问题频出且数量不够,企业重建基金性质被改变,而另一方面,县城亮化工程却搞得红红火火。午夜的文县街路灯火通明,城区内所有建筑均霓虹闪烁。
曾于12月至文县的肖先生对本网记者表示,"文县满街都是建筑材料,却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
"但到了夜晚,白水江两岸灯火通明加上山顶上直射下来的探照灯,差点我以为这是亚运会期间的广州。不过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文县只有这么一条只在夜晚流光溢彩的街道,而其他几条街,甚至需要打着手电才能看清楚路。"他说。
上述《经济参考报》报道提到,文县建设局办公室主任薛玉明介绍,该亮化工程2010年11月完工,总计投资2600万,全部由县财政拨款。他承认,针对亮化工程,有不少群众反对,认为钱没用在刀刃上。
据文县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张庆民介绍,亮化工程没有电表控制,无法确定用电量。这种做法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相违,为美化城市给财政和电企增加了负担。"政府强行压制,我们也没办法。"
亮化工程的钱来自哪里?文县相关部门对此问题均讳莫如深。一位当时参与讨论修建该工程会议的政府官员称:"亮化工程用的是灾后重建的结余款,这是领导在会上定的。"
监督制约体制无力
《东方早报》发表评论,作者认为,上述事件说明两个问题:一方面,地震灾区重建资金从拨付到使用,监督制约体系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而事后检查验收环节,同样没有及时纠正非常明显的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区县一级党政主官的权力,可以在基层体制内外强烈的意见反弹中,完全不受任何实质制约地自在运行。
与资金被轻易挪用、决策圈内反对意见被粗暴压制相比,更需要重视的是,为什么被实践证明为无效、低效的监督制约体系,会被寄予厚望、担负大任?这套体系"带病上阵","主动"暴露出漏洞和缝隙,让原本可以规规矩矩、救灾抢险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县领导们,轻轻松松犯下错误,这算不算是文县的上级领导们的重大过失,谁来过问后者的责任?
《北京青年报》也就此发表评论,作者指出媒体报道只是揭开了问题的一角,文县在灾后重建基金的使用方面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还需要有关部门加以深入调查,从而以正视听。从文县的苗头看,在汶川地震过去将近三年、中央财政灾后恢复重建基金也先后下达的情形下,重建基金的安全和效率仍需更严格的监管和监督。这不仅需要审计监察等行政部门做出努力,更需要整个社会都投入关注的目光,需要更多的人去倾听灾区的声音。
评论(已有4条)
0 0 jianglin8366 19分钟前
舆论不能仅仅监管一时
0 0 jobs2012 16分钟前
如果放在家天下时代,
0 0 bqzz999713 4分钟前
那里有灾难,那里就有
0 0 xjgwp 3分钟前
吾国解放了吗?!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南方周末-热点新闻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