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 to you by noth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译者 by xiaomi2020 on 10/18/10
核心提示:中国企图封锁的联合国报告称,来自中国的军火曾经在联合国对达尔富尔进行武器禁运时入境该地区。原文:China fights U.N. report on Darfur联合国-中国正在想法设法,通过一场外交攻坚战,封锁联合国发布一份关于达尔富尔的报告。该报告指出,根据几名联合国外交官提供的信息,来自中国的军火曾经在联合国对达尔富尔进行武器禁运的时期被运进了该地区。
来源:华盛顿邮报
发表时间:2010年10月16日
译者:怪叔叔
校对:@xiaomi2020
该报告没有声称中国的军火交易商们知道这些军火的去向是苏丹西部地区。但是这些发现中确有一些最新的,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苏丹首都喀土穆一直都有渠道将来自中国的军火运往达尔富尔地区,苏丹政府在那里对叛乱分子进行了军事镇压。
联合国对苏丹的全面武器禁运已经持续了六年。不过在本月的一份简报中,有一支负责执行武器禁运的联合国专家小组却对安理会表示,在过去两年中,苏丹在镇压达尔富尔叛乱中使用了超过12种来自中国的武器。
他们还表示,在联合国和非盟的维和人员在驻地被不明刺客多次袭击后,他们找到了大量中国生产的弹壳。
一名了解此事的联合国外交官表示,"这些证据是对中国的有力指控,中国不希望发表这份报告。"
在联合国武器禁运条例的管制下,苏丹政府可以从海外购买武器,但是不能将这些武器用于对达尔富尔地区的军事行动。不过报告显示苏丹政府经常避开禁令,例如在达尔富尔地区使用从俄罗斯订购的直升机、来自白俄罗斯的苏霍伊-25战斗机以及至少一架俄制米格-20战斗机。
按照这名不愿为此敏感事件透露姓名的外交官的说法,中国对公布这些资料作出了愤怒的回应,并坚持如果这份报告不被修订的话,就不会允许发布。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发言人刘禹同并没有对此事件置评。但是在周四有一位名为杨涛(音)的中国外交官对安理会表示,中国对报告表示"严重关切",并认为该报告"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杨涛说,"我们要求专家组在客观和负责任的原则之下进行调查。"
联合国负责制裁工作的专家组已经反覆指出,近年来自中国和乍得的大量外国军火已非法进入达尔富尔地区,加剧了当地的武装冲突,造成了超过30万人丧生,270万人无家可归。
去年,专家组的前任负责人恩里克·卡里斯克(Enrico Carisch)对美国国会提供的证词显示,安理会对于专家组所提供的超过100种加强制裁的建议都采取了置之不理的态度。他也责怪美国、法国和英国在迫使开展更多公开讨论方面乏善可陈。
但是专家组的报告也体现了要加强制裁,难度非常大。例如,俄罗斯从2009年以来总共向苏丹政府出售了36架米格-24和米格-17直升机,白俄罗斯自2008年以来向苏丹政府出售了15架苏霍伊-25战斗机。苏丹政府与这两国都签订了最终用户使用授权协议,保证不会将这些战机用于达尔富尔地区。
苏丹政府向专家组表示它的确将部份战机转移到了达尔富尔地区,但是坚称那些战机没有用于军事行动,因此也没有违背制裁要求。
专家组展示了共18种弹壳,其中12种来自中国,4种来自苏丹。叛乱组织-公平正义行动(JEM)所用的两种则来自以色列。专家组表示,以色列已经证实那两种弹药出售给了乍得政府。乍得也与以色列签订了最终用户使用协议,保证不将武器运送至第三国,不过它长期被指控说将武器走私给叛乱组织-公平正义行动。
相关阅读
- 日经新闻 中国反日情绪依旧强烈 日资企业加强戒备
- 德国之声:刘晓波其人其语[共8张]
- 法国人 ALAIN DELORME 镜头中能扛的中国[共9图]
- 日本时代在线 不大可能出现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
- 外交政策:插图设计者们,别再用老掉牙的陈腐图片指称中印了成不?
- 南华早报:钓鱼岛纠纷的赢家是华盛顿
- 外交事务:灾难政治——为何地震对民主国家伤害较小?
- 商业周刊:要是中国更像日本……
- 东亚论坛:中国软实力 vs. 美国巧实力
- Tom Carter的中国摄影:一个民族的影像
- 墙内看《译者》https://yyii.org
- 发送邮件到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订阅《译者》
- 使用Google Reader猛击 这里订阅《译者》;
-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CC协议2.5您可以自由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创作演绎本作品。惟须遵守下列条件: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译者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