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 to you by nothing via Google Reader:
世界最难修的铁路:宜万铁路百年断续
发布时间: 2010-11-04 09:54:04 | 11 次浏览 | 发表评论(已有 0 条评论)
宜万铁路大约是中国最难修的铁路了,其凶险崎岖世所罕见。同时,它与二十世纪百年间中国激荡颠簸的时代风潮息息相关,屡建屡止,从筹建到通车,间隔了一百零七年。2010年8月18日,这条命运多舛的铁路终于全线贯通。
作者:毛剑杰
选自:《看历史》
原标题:宜万铁路百年断续
宜昌城西北20多公里处,夷陵区黄花乡的路边,一个山洞敞开着,洞口积水成潭,长满青草野花。洞门之上,一道弧形石壁上书"上风垭山洞",字迹不似古旧,其实已有百年。
上风垭山洞是为数不多的宜万铁路尚存遗址之一。从1903开始筹建,到2010年8月18日全线通车,它寂寥了整整一个世纪。
通车前曾经走进过上风垭山洞的湖北作家王敬东描述道:一条伸向远方的完好隧道,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高大、气派。这里的每一个砖块、每一方石头,以及砖石之间勾缝的白水泥,是那么清晰可见,似a乎还在意志坚定地等待什么。然而,长满青苔的垒壁上随处残存的半圆形钢钎炮眼痕迹,和滴水声响彻幽暗洞宇的死寂,还是提醒着人们,这条幽暗隧道废弃已久。当地村民则说,它在山那边的另一个出口,多年前就塌了。
宜万铁路,自湖北宜昌经鄂西南恩施地区到重庆万州。全程仅377公里,却横穿整个"山奇大、沟奇深、无一处平坦"的鄂西武陵山区,一路高丘低壑,布满暗河裂隙,步步凶险崎岖,桥隧相加占74%,为世界铁路建筑史上绝无仅有。更为曲折离奇的是,它与二十世纪百年间中国激荡颠簸的时代风潮息息相关,屡建屡止,命运多舛,恰似中国人整整一个世纪忧患、抗争、自强的交织的缩影。
争夺路权
1903年7月,四川总督锡良向朝廷上了一份奏折,请求"自设川汉铁路公司,以辟利源而保主权"。其东端从宜昌到万州这一段,即宜万铁路。
此前一个月,锡良由直隶正定府来四川赴任,行抵宜昌后舍舟登陆。他对"蜀道难"的险恶感触极深:自古东出巴蜀,只能通过水路经三峡出川,即使坐船从成都到重庆,也需一个多星期。
但锡良筹建川汉铁路的动机,并非源自旅途触动。
当时,英美法德等列强在中国争揽路权,"铁路所到,即其势力所及之地"。高踞长江上游、形势险要物产殷富的四川,列强们更是觊觎已久。锡良甫一到任,英美法德各国使节就"均以借款造路为请"。
面临列强争夺川路的漩涡,锡良担忧川人"伏莽滋多,动辄借端思逞",一旦路权落入列强之手,可能会导致巴蜀民变,由此主张了"自筹自办铁路"。他对自办的解释是"不招外股,不借外债"。
甲午惨败后,清政府把修建铁路提高到了国家自强的高度。然而,政府财政困窘,资金短缺,官款无着、商股乏力,从1896年到1904年间,清政府主要依靠外债才兴建了6500多公里铁路。
而外债借款合同之苛刻,正如张之洞所言,"一切用人行政我国不能过问也,且采矿、设警及行使钞币等特权亦为其所夺。沿路所经,俨然各成他国之领土"。
按照锡良的想法,竟然不花朝廷一毫就能修铁路,朝野上下喜不自胜。清政府更顺势成立了商部衙门,开始推行收回铁路利权、商办铁路政策。
1904年,官办的川汉铁路总公司在成都设立。
计划中的川汉铁路,从成都经宜昌到襄阳,连接京汉铁路,全程近2000公里。当时宜渝轮航未通,如从成都开始筑起,材料运输困难,因此首先考虑由湖北宜昌向西修筑到万县,即宜万铁路。
比地形复杂、材料运输不便更为棘手的是,这项铁路工程从一开始就面临严重资金短缺,只是从宜昌到成都1500公里的铁路,就需白银五千万两。而当时四川全省岁入也不过一千六、七百万两。
为此,锡良与四川士绅商议,决定按租抽谷,百分取三,照市价折银,名为"租股",估计每年全省约可收得二百多万两。另外又拟订了"认购之股"(私人投资)、"官本之股"(国库拨款)和"公利之股"(用公司股款开办事业的盈余),并规定以库平银五十两为一股,无论官股、民股"均按周年四厘行息"。后又在鸦片商中征收"土药股",在盐茶商中征收"盐茶股"。
这样一来,7000万川人,无论贫富贵贱,都被强行与川汉铁路捆绑在了一起。四川地方政府最终集资近1700万两白银。
人 家 还 要:
欢迎留下您的评论:
昵称
邮箱(不会被公开)
网址
有人回复时邮件通知我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嗨!历史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