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 to you by nothing via Google Reader:
"他们感兴趣的只是在农村生活的外国人,这有什么用?从没有媒体想报道我教育研究的东西。"卢安克曾经这样抱怨过。这个1968年出生的德国汉堡人,和他在绿色和平组织工作的双胞胎哥哥卢安思一样,执着于内心派生的某种使命,但是中国人习惯性地检索他的普通家庭、一般学历,然后把他在中国十多年的支教生涯的前半段归结为失败。
的确,22岁时因旅游与中国结缘,7年后重回广西,从省会南宁到旅游县阳朔再到南宁与贵阳中间的东兰县,换了四五家学校,从教德文到英文再到其他课程,社会上的标准很难让他适应,他也经常被解聘,最后"沦落"到东兰县一个村民只会说壮语的偏僻小山村,租下一间没人住的泥瓦房,为上不了学的孩子上启蒙课,而开销从他德国父母给的每年不到5000元的生活费中扣除。
这一年他34岁,终于寻到了梦想可以开花的地方。在这个只有150口人、穷得没肉吃的"坡拉乡建开村林广屯广拉队",他跟家长们约法三章,不收费也不发证书,不讲课也不听课,而纯粹是引导孩子参与实践,实现他们自己想出来的梦。他从教普通话、作文起步,到发动孩子给屯里设计第二座桥,还让孩子们画出整个村的地图,然后根据地图设计要建的小路,最后发动家家户户参与了筑路。他把心得体会通过县城的网吧发上博客,让更多的人分享他的教育理念,但他拒绝参加公开的宣传活动,也躲避记者的采访。
2006年,因为东兰所属的河池市的电视台将他在板烈小学所带学生排演的戏剧和背景记录资料做成电视节目《谁能理解》,卢安克开始出名,成为央视当年的"感动中国"候选人,不再是落魄者、特务什么的。他苦求的志愿者身份才获得有关部门响应。
不堪回首的是,29岁以来,他苦于支教身份没解决,无法在中国长住,直到1999年注册成立了德国沃道夫教育友好协会办事处,任该机构的首席代表将近7年,2006年8月跟这个协会脱钩后,他又只能离开中国。但在德国的前后近3年里,他不断地把德国教育书籍翻译成中文并在广西"内部出版"。
2007年,他以广西共青团非正式志愿者的身份,回到他曾短暂开展过教育活动的板烈小学,教3、4、5、6年级的自然(科学)、美术、音乐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同时做研究,拍电视节目。这是他从东兰县城的中学来到林广屯6年来,第一次有了整齐的校舍,还有管他的校长和只拿150元工资的代课同事。
一年前,央视"面对面"主持人柴静采访卢安克之后,写下"令我土崩瓦解的采访"的手记,当中记述了卢安克思想的转变:"他曾经在博客里以巨大的篇幅批评和反对过标准化教育,反对整齐划一的校园,反对'让人的心死去'的教育理念……现在他说他放弃了要改变什么的想法。"实际上,改变已经不期然发生了,从对物质化人生价值的颠覆到对落后山区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义。
卢安克当时41岁了,没有成家,他说自己已经把这辈子交给了山里的孩子,而孩子们最担心他离开他们。村民们知道卢安克有了同为志愿者的未婚妻后,为了能留住他,就私下找到校长商量,要为他们举行隆重的结婚仪式。
如今,卢安克依然在板烈小学,但可以叫老婆来帮他看邮件。他不是少年得志的专栏作家加藤嘉一,也不是担任"深圳义工形象大使"的奥巴马弟弟马克,他只是一个质朴的造梦者,一个甘为自己的和留守儿童的梦想奉献一生的教育研究爱好者。而类似的有着强大内心世界的外国志愿者,在中国还有很多。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谢奕秋的窗子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